主要内容
三大云服务提供商往往在容器化工作流的托管方面占据主导地位。正如预期的那样,谷歌、AWS 和微软是事实上的托管提供商,而红帽、阿里巴巴和 SUSE 则是微服务领域的其他知名品牌。但最新的 2025 年容器管理 Gartner 魔力象限首次将华为置于领导者象限。
华为云在全球悄然进军企业思维领域并不断创新,尤其是在与 AI 相关的工作负载方面,尽管当前美国政府竭力阻止该领域的全球竞争。在 Gartner 的报告中,华为云获得了最高的全球客户认可得分(4.7),击败了中国的巨头腾讯和阿里巴巴,以及 AWS、谷歌 GCP 和微软 Azure 这“三大”。
据 Gartner 称,华为云在云行业提供了最完整的容器产品矩阵,其平台可在公共、分布式和混合云以及边缘环境中找到。该公司在客户和用户方面的重大胜利在美国和欧洲鲜有报道,但它已成为媒体服务 Starzplay(在中东和中亚播放 2024 年板球世界杯)和新加坡物流巨头 Ninja Van 等公司的有效提供商。
南美洲和非洲也见证了这家中国公司的几次成功,尤其是尼日利亚的电子商务平台 Konga,它使用基于华为云 CCT Turbo 的云原生架构,以及智利的主要电力公司 Chilquina Energia。后者表示其堆栈的平均性能提高了 90%。
Linux 基金会的 CNCF 引领着云计算所有元素的开放和互操作方法,华为是该组织技术监督委员会中唯一的中国云提供商,并且还在 CNCF 拥有 20 多个项目维护者席位。它也是 CNCF 监督下项目的积极捐赠者,包括 KubeEdge、Karmada 和 Kuasar。
华为的产品包括 CCE Turbo、CCE Autopilot、分布式云原生服务 UCS 及其云容器实例(CCI)等容器产品。CCE AI 集群构成了 CloudMatrix384 超级节点的基础设施,可提供 300 千万亿次的处理能力,并超过 Nvidia NVL72。
尽管西方大型企业对其存在一定的怀疑——其中国背景引发了自动的仇外心理不信任——但华为在 AI 和微服务领域继续创新,尽管或可能正是由于当前美国政府持续的经济、贸易和言辞压力。AI 市场观察人士了解到,华为的盘古模型预先配置了针对特定行业(包括公用事业、媒体、工程和电信)的定向学习语料库。
华为云在 34 个地理区域提供服务,拥有 101 个可用区(AZs)。该公司称,其 AI 云服务为 1300 多家客户提供 AI 计算,包括世界各地的知名品牌、公共部门组织和学术机构。华为、华为云和其他中国提供商(如 DeepMind)对开源模型开发的承诺与西方公司的做法不一致,西方公司将专有技术和进步视为严格保密的秘密。华为云在开源项目 KubeEdge 和 Volcano 中的领导地位表明了对广泛开源项目的承诺,这反映在 Gartner 的发现中。该公司提供与容器管理相关和相邻的支持技术(AI 硅、安全等)的能力帮助其处于领先地位。